中国江苏网2月23日徐州讯(中国江苏网·新江苏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郭素素)2月18日晚,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全媒体节目《行走的冬训课堂》第3期《走进马庄村 文明乡风促振兴》播出,徐州市贾汪区广大党员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收听收看。
近年来,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坚持走“党建引领+乡风润村+产业富民”模式,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 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党建+常态学习”“党建+社会治理”“党建+精准扶困”……“党建+”是马庄村发展的核心“密码”。马庄村党委坚持以党的形象影响人,用党的宗旨服务人,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制定党员积分制实施细则,引导全体党员最大化发挥“领头雁”作用,让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以党建引领的“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中,马庄村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工作,创新建立乡村数字治理“全家福”信息系统,详细统计全村村民基础信息,通过党员干部“结亲”包挂行动,精准走访帮扶特殊群体;创新实施“1033”协商议事制度和“马上议”工作法,解决了“困境儿童入学”“沼改气”等一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村民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个村庄建设的好坏与否,党员干部是关键。”马庄村老书记孟庆喜说,“在马庄村,多年来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带头先做;要求群众不做的,党员干部带头禁止;村里号召什么事情,党员干部始终领在前、走在先,群众就能一呼百应,因此全村形成了‘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
乡风润村,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家园
实现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2018年4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将镜头对准了马庄,以《马庄村的“三宝”》为题,向全国人民展示了马庄“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庄农民乐团是苏北第一只铜管乐。三十多年来,始终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提升水平”理念,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编排小品、快板、歌舞等一系列正能量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好声音”送到乡村社区、田间地头。
“婆媳好”说的是马庄村20多年前开始的每年一度“十佳媳妇”“十佳婆婆”的评选,为好婆媳树立榜样,和谐婆媳关系,也是马庄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除此之外,马庄村还有六个“30年”,即民兵、金马之声、乐团、升旗、春节大联欢、敬老尊贤。“这些马庄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做了三十多年的六大工作,是马庄基层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介绍说。
产业富民,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王秀英老人把香包产业做大,敲开了马庄香包走向产业化的大门。
如今的马庄香包文化大院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集香包制作展览销售等功能于一体,与行业领先的运营转化公司合作,组建马庄香包运营团队,开通抖音电商平台,新开发功能性香包和特色文创产品80余类,研究配制中药配方16个。从香包产业化以来,年均产值达8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近400个,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香包”得到“大实惠”。
依托潘安湖景区的蓬勃发展势头,马庄村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先后对全域3个自然村基础配套、景观绿化等进行全面提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成功创建3A级风景区,村民们也吃上了“旅游饭”。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蓬勃发展的马庄村正以自己的方式续写新的故事。“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马庄新篇章。”马庄村党委书记毛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