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身材高大,面容瘦削、轮廓分明,沉默的时候看起来颇为严肃,符合大众心目中骨科医生的刻板印象。到了脱口秀舞台上,他也很少笑,却能逗得台下观众忍俊不禁。
“但凡观众听进去一句,往大了说,手术台上可能就少一个病人。”曹鹏如此解释他参加《健康脱口秀》的初衷。2022年1月1日零时,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等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档大型健康科普电视脱口秀节目《健康脱口秀》打响收官总决赛,曹鹏荣获冠军。
脱口秀让科普更入心
曹鹏生在北京,2001年考入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长征医院颈椎外科病区副主任。
“医生做科普不能‘自嗨’,不能像写论文儿,和受众隔着好多个台阶儿。”曹鹏语速一快,京片子就从嘴边溜了出来。
其实,曹鹏做科普的经验不算丰富。这两年短视频风靡,其中有不少挂着健康科普的“羊头”,曹鹏看了纳闷:“这也行?”互联网时代,做科普不容易,因为谣言和不严谨的说法太多,但不做就意味着放任劣币驱逐良币。于是2021年4月,曹鹏开始尝试做短视频节目“脊时间”,科普脊柱健康相关知识。
走出舒适区,曹鹏坦言,传播规律、观众心理等等陌生知识,对他来说是一片浩瀚海洋:“如果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到了不熟悉的领域还自信满满,指手画脚,我觉得这不可爱。”
因为做“脊时间”积累了经验,曹鹏顺利入围“精诚奖”首届医生科普大赛(上海)决赛。“精诚奖”是较为严肃的科普比赛,吸引沪上近两千名医生参赛,这段经历帮助曹鹏成为《健康脱口秀》25名选手之一。
“小孩子有叛逆心理,其实成年人更难听进去别人的说教。我去辟一些很多人都相信的谣言,别人会认为你不是在否定这个谣言,而是在否定我的认知能力,在展示你作为专家的优越感,自然有抵触情绪。”曹鹏认为,用脱口秀讲科普,消除了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感”。在轻松的氛围情绪里,老百姓更容易放下防御心态,接受台上演讲者的观点,而不会认为是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否定和挑战,让科普更加入脑、入心。
与自我达成和解
曹鹏对脱口秀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脱口秀之所以能打动人,归根结底是因为真实。脱口秀演员都是观察生活的高手,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剖开给观众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观众才有可能笑得出来。而那些引人发笑的段子,往往是成功捕捉到共同情绪。脱口秀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用阻力最小的传播途径表达群体情绪。脱口秀演员逗笑观众的同时,也完成了与自我的和解。
“我算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曹鹏说,医生是接触陌生人最多的职业,看尽人世间的悲情,承载了太多负面情绪。“我常常想,他们从出生到走上手术台,究竟要经历多少磨难,脊柱才会变成这个样子?他们的委屈,其实也是带来病症的原因。每个病人都独一无二,敏感的性格会帮助我观察和理解病人是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里得病,给出最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病人更好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曹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践这句名言。他谈起一位让他印象深刻的颈椎病人,是名工厂女工,每天低头重复一个机械动作。对于医生来说,问到这里已经足够,但曹鹏继续询问:“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吗?”渐渐聊开了,病人讲述她的家庭经历:父亲意外去世,孩子残障,丈夫又背叛了她。她试图追回开车远去的丈夫时跌倒,颈部受伤。
曹鹏讲起这个故事,感慨万千:“一个人怎么可以这样不幸?但她讲述的时候风轻云淡,那种平静的力量,瞬间就把我击穿了。”然而身为外科医生,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按流行的话说就是不要‘emo’(陷入负面情绪)。”
脱口秀舞台上的台风冷静,也许正因曹鹏与敏感细腻、擅长共情的自我达成了和解。日复一日倾听病人故事,浓缩成舞台上轻巧的小段子,短短几分钟里,是年年岁岁的自我审视。“我被病人授权,切开他们的身体,打开他们的脊柱,去除神经的压迫,我们可以夺天地之造化,可以改生死之定数。我对我的职业始终保持着敬畏。”说这段话时,曹鹏的语调充满了虔诚。
“天才”与笨功夫
录制过程中,《健康脱口秀》节目总导演周全夸曹鹏是天才脱口秀选手。他确实有天才的一面,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决赛时,因为之前有选手“秀恩爱”,反应迅速的曹鹏临场加了一个段子作为自己表演的开场白:“上台之前,工作人员提醒我,曹老师要小心,我以为是地板比较滑。到了这儿我才发现,这是谁啊,撒了这一地狗粮!”话音一落,激起哄堂大笑。
“但我没有什么天才故事可讲,我下的都是笨功夫。”参赛期间,曹鹏看了脱口秀演员推荐的参考书,记住了两点:一是要写逐字稿,二是逐字稿要慢慢磨。2021年,他完成了近400台手术,平均每天至少一场,还有不少出诊、教学、科研任务。稍有空闲,他就在脑子里打磨讲稿,改到最后已经旧稿覆新稿,数不清改了多少次。
身为军医,责任更重大,在困难面前军人只有服从命令,只有往前走,不能撤退。既然涉足完全不熟悉的脱口秀领域,曹鹏也秉持不畏困难的军医风格,最终成为一匹“黑马”,摘得《健康脱口秀》桂冠。
谈及健康科普脱口秀的发展,曹鹏认为,未来脱口秀拼的是深度,不是简单的快餐式段子,将健康科普融入脱口秀大有可为,但要注意不能变成说教。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医生的影响力也不应局限于治疗疾病,更应该去正面影响病人的生活模式,说脱口秀正是医生能够实实在在影响大众的机会。“医学技术在发展,但医生不能离技术越来越近,离人原来越远。”
来源:上观